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文化

考古,让人们真真切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血脉

2023-12-13 浏览:

  我们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有血有肉的,除了源远流长的主干,还有丰富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往往还决定成败和大方向

  考古可以穿越时空,直接进入历史层面,唤醒对历史的记忆,寻根自己的传统,在当下尤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自信

  在典籍之外,考古给了一系列重要的实证,让人们真真切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血脉,这就是考古带来的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和作用

  人物简介

  王仁湘

  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野外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发掘了若干重要古代遗址。不仅对中国史前考古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纹饰与符号等也钻研极深。多年来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70多部。

  考古的价值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总结:“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以来,考古人接续努力,已经用考古材料实证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真实可信。

  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万千考古人中的一员。数十年来,他辗转全国各地展开考古工作,在史前考古领域倾注心力之余,还将目光对准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历史细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描绘镌刻于彩陶和玉器及青铜器上的纹饰与符号、古代的带钩带扣、三星堆青铜器群的象征意义等。当他将零散的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串联成线,或诉诸笔端,或娓娓道来时,那些冰冷的文物和尘封的历史,仿佛因此活了过来。

  近日,王仁湘在成都接受了四川日报全媒体“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考古的意义在于用详实的材料以及学术研究,让历史更加血肉丰满,让人们从历史的点点滴滴中感悟到古人的智慧,汲取到文化自信的力量。

  考古中国,追寻仰韶文化源头

  2023年10月中旬,王仁湘亮相一年一度的天府书展,与书迷们一起分享他的新书《三星堆:青铜铸成的神话》。谈三星堆,王仁湘信手拈来。因为他和文物工作的结缘,已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上世纪70年代,王仁湘机缘巧合地参加了考古训练班,开始负责基层文物工作。1974年,四川大学到湖北招生,20多岁的他被对口推荐到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就读。在童恩正等老师的带领下,他开始辗转四川、云南等地的考古工地实习;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不到一年,考上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的研究生,从此开始了史前考古领域的钻研。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一开始并不太想学考古这个‘回头看’的专业。”一度曾想转专业,但没有成功,只好沉下心来在考古上下功夫。王仁湘透露,大学本科时,他就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为报考石兴邦先生的研究生,更是拿出万字学习心得,最终打动老师,成为了老师的开门弟子。

  读研时,王仁湘每天花在看书学习上的时间就有十四五个小时。心无旁骛到何种程度?“有一次中午饭点到了,我拿着饭盒去食堂。结果,心中在想一个问题,居然走到半路就原路返回,以为自己已经吃过饭了……”

  毕业后,王仁湘很快开始参加重要遗址的发掘工作。尤其在追寻仰韶文化源头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仰韶文化,中国分布地域最广的史前文化。追寻它的源流,堪称20世纪中国史前考古灿烂的篇章。幸运的是,王仁湘先后参与的两个考古项目,都被确认为前仰韶遗址。

  “这么多年来,我做过的考古项目分布在包括西藏、云南、湖北、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的好多地方。”王仁湘透露,待他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更是要往全国各地的考古工地跑。看得多、积累深,不知不觉间开阔了视野,为他此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深厚基础。尤其在史前考古的彩陶研究、仰韶文化整体研究、史前社会研究、史前信仰研究、史前器具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深耕四川,发现中子铺遗址

  上世纪80年代末,王仁湘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队长。在长达约10年的时间里,他带着一柄手铲,遍访四川的山山水水。

  王仁湘在四川工作时,恰逢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工程淹没区要提前完成文物勘探、发掘以及文物保护规划、重点文物搬迁等相关工作。当时的重庆还属于四川,王仁湘带领工作队的同事全身心扑到相关工作中。在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工作结束后,专家一致认为,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包括张飞庙、涪陵白鹤梁题刻等135米水位下纳入国家规划的文物保护点,都已经得到了妥善保护。尤其是三峡库区的考古成果,在中华文明黄河流域中心论的背景下,用大量出土材料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长江流域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